二人走走停停,到了南州。
文化街牌坊下,二人买了一包糕点。
初春的南州浸在温润的雾气里,云珊掀开马车帘的瞬间,仿佛跌进了一幅水墨长卷。
层层叠叠的梯田顺着山势蜿蜒,老农扶着木犁缓步前行,新翻的泥土泛着油亮的光泽,惊起的白鹭掠过粉墙黛瓦,这一幕让她指尖微微发颤——林骁曾说过,他儿时总爱追着白鹭跑过整片稻田。
“难怪他身上总有股自在劲儿。“
云珊望着远处嬉戏的孩童喃喃道。那些在京城里被赞为洒脱不羁的举止,此刻想来,原是这方水土滋养出的天然野趣。
瞻前勒住缰绳,马车碾过青石板桥时,桥下溪水叮咚作响,倒映着两岸新发的柳芽。
一个妇人倚在茶楼栏杆上,漫不经心地往河里抛银锭喂鱼的模样吸引着云珊,原来他的疏阔,早在这小桥流水中扎下了根。
虽未曾至,却睹物思人。
万千草木,无一是他,无一不是他。
洗衣妇人的棒槌声混着童谣飘来,云珊将桂花糕掰碎撒向河面,红鲤争相跃起。
她轻轻摩挲着袖中刚购得的素胎瓷瓶,突然转头问身旁驾车的瞻前:“林骁他幼时可喜欢跑出府来淘气?“
话音未落,瞻前握着缰绳的手微微收紧,唇角却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意。
记忆如潮水般涌来,将他带回十几年前的南州街巷:“何止是淘气?将军最厌侯府里的规矩,七岁那年就带着我钻狗洞溜出去。“
他顿了顿,眼中泛起追忆的柔光,“那时南州码头常有商船靠岸,富家公子们总爱聚众欺压穷苦船工。有次我们撞见几个纨绔强抢渔民的鱼获,少爷当场就抄起岸边的船桨......“
云珊想象着少年林骁挥着船桨的模样,泪溢满双眼,却忍不住轻笑出声:“后来呢?“
“后来自然是闹得不可开交。“
瞻前摇头苦笑,“那些世家子弟哪是少爷的对手?不过片刻就被打得哭爹喊娘。可这事传到老侯爷耳中,当晚少爷就被吊在祠堂前的老槐树上。“
他的声音渐渐低沉,“我记得那晚雨下得特别大,老侯爷举着藤条的手都在发抖。将军却咬着牙不肯认错,还冲着老侯爷喊"大丈夫生于世间,总不能看着不平事装聋作哑"。“
云珊望着天边被夕阳染红的云彩,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个倔强的少年。
原来他骨子里的侠义,早在年少时便已生根发芽。
她想起平日里林骁总是漫不经心的模样,却会在看到街边乞儿时偷偷塞银子,会为了帮寒窗学子筹措盘缠,还看不惯狗官当政不愿同行。这些过往,此刻都与瞻前的讲述重叠,拼凑出一个更加鲜活的林骁。
“老侯爷其实很疼将军。“瞻前的声音带着几分感慨,“将军虽是庶子,但老侯爷为将军请了南州有名的庄先生来教书,可将军不爱那些文绉绉的笔墨,只是躲在树上偷偷看侯爷耍剑。”
“那次吊打罚完后,老侯爷还亲自为少爷上药,嘴里还念叨着"下次要打